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 大明松 频道主编   /  2022-11-26 09:59  /   558 浏览 版权:保留作者信息

首页推荐
赤水河畔忆怀

文/大明松

浮翠流丹赤水畔
吊楼窗前峰顶云
进驻丙安响前奏(1)
一渡土城脱围困(2)
茅台揭盖论实践(3)
习酒逐梦涌初心(4)
名城名酒名胜多(5)
天山天水天下闻

注释:2022.7.20于贵州遵义赤水。
(1)丙安,指赤水丙安古镇渡口,长征时期红军一渡赤水的渡口之一。1935年1月26日,林彪率红一军团军团部进驻丙安,吹响了红军四渡赤水的前奏曲。
(2)土城,指赤水土城古镇渡口,长征时期红军一渡赤水的主要渡口。红军一渡赤水,脱离被动,暂时摆脱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困。
(3)茅台揭盖,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典故:1937年,在十二月会议结束后,与会者会餐。在饭桌上,每个人面前放了两个盖着盖子的小搪瓷茶缸。毛泽东让王明猜茶缸里为何物?结果王明没完全猜对。于是,毛泽东说:“猜对了一半,一杯是酒,是长征的时候我们从贵州带来的茅台酒;另一杯是水,是延安的水。”停顿了片刻,他又接着说:“看来,要作出正确的判断,必须揭开盖子,看一看,闻一闻,必要时还得亲口尝一尝。”王明端起酒杯说:“泽东同志又在讲实践论了,来,大家为实践干杯!”毛泽东用茅台酒来说明实践论的道理,看起来十分随意,却令在座的人心领神会,十分折服。
(4)指习酒厂追逐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传承习近平同志“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的主题思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壮大。
(5)名城,泛指历史名城遵义所辖区域。
IMG_20221126_095711.jpg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网友点评

倒序浏览
来读,慢品,问好老师,上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张永年 发表于 2022-11-26 11:41
来读,慢品,问好老师,上午好。

感谢张老师来读!祝周末愉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赏析一下:对于古体诗的写法,我以为只要是八句的诗,无论五言还是七言就应遵循起承转合的章法,只有这样才能给内容带来起伏跌宕的效果。这只是我的一面之词,或许对或许不对。以大明松老师的诗作,尝试分析:起句:
浮翠流丹赤水畔,吊楼窗前峰顶云。
诗人起句是眼里看到的景象,赤水河的上面是碧绿的浮萍或水草, 流丹是彩霞涌动的状态,吊楼的窗前看到远峰托着白云,景色相当壮观。
承句:进驻丙安响前奏,一渡土城脱围困。
诗人对上面的景物进行了诗意的递增:你看赤水河缓缓流进丙安就象吹响了出征的号角,诗人前面已做了很好的解释。这样一来,此首诗应属是一首历史怀古篇。起承自然,看不出任何瑕疵。再看诗人如何将诗意转向深入,又是如何吸引眼球的。
茅台揭盖论实践,习酒逐梦涌初心。
此句在前面已做出了解释,看得出诗人力求用对仗的形式增强形式的美感与节奏感,很是不错。再看诗人是如何提升诗意的。
名城名酒名胜多,天山天水天下闻。结句流于对景物的赞美却没有提升到一个高度,感觉这是诗人的失误之处。不足之处还望大明松老师指正。再此谢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张永年 发表于 2022-11-26 13:51
赏析一下:对于古体诗的写法,我以为只要是八句的诗,无论五言还是七言就应遵循起承转合的章法,只有这样才 ...

赏析一下:对于古体诗的写法,我以为只要是八句的诗,无论五言还是七言就应遵循起承转合的章法,只有这样才能给内容带来起伏跌宕的效果。这只是我的一面之词,或许对或许不对。以大明松老师的诗作,尝试分析:起句:
浮翠流丹赤水畔,吊楼窗前峰顶云。
诗人起句是眼里看到的景象,赤水河的上面是碧绿的浮萍或水草, 流丹是彩霞涌动的状态,吊楼的窗前看到远峰托着白云,景色相当壮观。
承句:进驻丙安响前奏,一渡土城脱围困。
诗人对上面的景物进行了诗意的递增:你看赤水河缓缓流进丙安就象吹响了出征的号角,诗人前面已做了很好的解释。这样一来,此首诗应属是一首历史怀古篇。起承自然,看不出任何瑕疵。再看诗人如何将诗意转向深入,又是如何吸引眼球的。
茅台揭盖论实践,习酒逐梦涌初心。
此句在前面已做出了解释,看得出诗人力求用对仗的形式增强形式的美感与节奏感,很是不错。再看诗人是如何提升诗意的。
名城名酒名胜多,天山天水天下闻。结句流于对景物的赞美却没有提升到一个高度,感觉这是诗人的失误之处。不足之处还望大明松老师指正。再此谢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张永年 发表于 2022-11-26 13:51
赏析一下:对于古体诗的写法,我以为只要是八句的诗,无论五言还是七言就应遵循起承转合的章法,只有这样才 ...

感谢张老师的精彩简评!很佩服老师对语言的驾驭能力!下面我就与张老师有点滴不同的地方,说一点自己的看法:
第一句里的“浮翠流丹”,如果没有在夏季雨天去过赤水河畔的人,可能都会跟张老师一样去理解。但这里指的是群山连绵的翠绿仿佛浮在赤水河流动着的丹红色水面上。因为赤水河的丹霞地貌,因此在下雨的时候,雨水将红色的泥沙冲到了河流中去,从而导致河流变成朱红色。
最后两句,或许是是由于过于概括,所以让人感觉比较空泛,这是很正常的。古诗因为字数比较少,比起现代诗来说,更讲求字斟句酌,文字历练,概括性强,所以延伸性也比较强。赤水是名山秀水汇聚的地方,是大量名酒聚集的地方,是先烈们曾经抛头颅洒热血的地方,更是伟人毛泽东通过“四渡赤水”挽救红军,更显奇伟的地方,所以它必定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地方,因此“名城名酒名胜多,天山天水天下闻”是它比较真实的一面。当然,很多古诗词也或现代诗,都会有赏析者解读不到的地方,也会有作者没有想到的地方,等等,而那些赏析者解读不到的,也只有作者能够想到了,这在诗词的赏析中也是常事。在此与张老师和各位老师共勉,再次表示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山西频道编辑部 发表于 2022-11-26 15:29
赏析一下:对于古体诗的写法,我以为只要是八句的诗,无论五言还是七言就应遵循起承转合的章法,只有这样 ...

感谢张老师的精彩简评!很佩服老师对语言的驾驭能力!下面我就与张老师有点滴不同的地方,说一点自己的看法:
第一句里的“浮翠流丹”,如果没有在夏季雨天去过赤水河畔的人,可能都会跟张老师一样去理解。但这里指的是群山连绵的翠绿仿佛浮在赤水河流动着的丹红色水面上。因为赤水河的丹霞地貌,因此在下雨的时候,雨水将红色的泥沙冲到了河流中去,从而导致河流变成朱红色。
最后两句,或许是是由于过于概括,所以让人感觉比较空泛,这是很正常的。古诗因为字数比较少,比起现代诗来说,更讲求字斟句酌,文字历练,概括性强,所以延伸性也比较强。赤水是名山秀水汇聚的地方,是大量名酒聚集的地方,是先烈们曾经抛头颅洒热血的地方,更是伟人毛泽东通过“四渡赤水”挽救红军,更显奇伟的地方,所以它必定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地方,因此“名城名酒名胜多,天山天水天下闻”是它比较真实的一面。当然,很多古诗词也或现代诗,都会有赏析者解读不到的地方,也会有作者没有想到的地方,等等,而那些赏析者解读不到的,也只有作者能够想到了,这在诗词的赏析中也是常事。在此与张老师和各位老师共勉,再次表示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山西频道编辑部 发表于 2022-11-26 15:29
赏析一下:对于古体诗的写法,我以为只要是八句的诗,无论五言还是七言就应遵循起承转合的章法,只有这样 ...

感谢编辑部老师光临指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张永年 发表于 2022-11-26 13:51
赏析一下:对于古体诗的写法,我以为只要是八句的诗,无论五言还是七言就应遵循起承转合的章法,只有这样才 ...

感谢张老师的精彩简评!很佩服老师对语言的驾驭能力!下面我就与张老师有点滴不同的地方,说一点自己的看法:
第一句里的“浮翠流丹”,如果没有在夏季雨天去过赤水河畔的人,可能都会跟张老师一样去理解。但这里指的是群山连绵的翠绿仿佛浮在赤水河流动着的丹红色水面上。因为赤水河的丹霞地貌,因此在下雨的时候,雨水将红色的泥沙冲到了河流中去,从而导致河流变成朱红色。
“茅台揭盖论实践,习酒逐梦涌初心”,对这两句作一下补充:茅台的“茅”与毛泽东的“毛”谐音,习酒的“习”同习近平的“习”,以茅台和习酒阐明了我国在不同时期的两位领袖伟人的核心思想。
最后两句,或许是是由于过于概括,所以让人感觉比较空泛,这是很正常的。古诗因为字数比较少,比起现代诗来说,更讲求字斟句酌,文字历练,概括性强,所以延伸性也比较强。赤水是名山秀水汇聚的地方,是大量名酒聚集的地方,是先烈们曾经抛头颅洒热血的地方,更是伟人毛泽东通过“四渡赤水”挽救红军,更显奇伟的地方,所以它必定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地方,因此“名城名酒名胜多,天山天水天下闻”是它比较真实的一面。当然,很多古诗词也或现代诗,都会有赏析者解读不到的地方,也会有作者没有想到的地方,等等,而那些赏析者解读不到的,也只有作者能够想到了,这在诗词的赏析中也是常事。在此与张老师和各位老师共勉,再次表示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品之有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3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