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的标题是素色,看素色能营造出怎样的诗意?
第一节:素色贞烈,皂白分明,它不会平分谁的雨露。
诗人起笔点明主题并说明了自己的观点,贞烈对应平分很是不错。诗人采用的是评述型的写法。
第二节:只完成着作为一种颜色的使命,如雪,在夜色中覆上黛青色的房檐。此节是上一节的延续,黛青色房檐的出现,依我看来这绝非闲笔,这里的房檐应该指的是平民百姓。平民屋上落雪,岂不是雪上加霜?看诗人第三节如何写来。
第三节:青花盆里的黄玫瑰,不知道阶前草叶的衰褪。场景的转换看不出任何的痕迹,同时增加了诗意的跌宕效果。青花盆的出现应该是富豪的代名词,而玫瑰则代表着真爱,后面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大致意思是,富人不知穷人的苦。诗人在意象的选择上相当贴切。点赞!
第四节:就如台上的大青衣不知冬深,依旧顺目低眉,唱:怕流水年华春去渺。此节也是对上一节的延伸,拓展了诗意,不错!
第五节:四平调突然就转成了二簧,流水再转高腔,红茶绿茶轮换着喝,却依然,消不掉胸中郁结。此节是诗人情感的表述,相当不错。
第六节:铜炉上开出孤独的莲,大如燕山的雪,胡笳声声里,点注着亘古的传说。铜炉古时富豪人家拥有的产物,莲大如雪。看来是一名幽思怨妇。胡笳曲调凄凉且回音袅袅。 |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