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条河流
三条河流三匹马
带我去地下,天上和镜中。
三条河流三杯酒
先服下哪杯,都是清浊不分。
三条河流三种流逝
沉积的三角洲,崭新的我的皮肉。
一条叫旖旎。冬月初雪赐予霜冻
传奇并非来自平庸的积累
人,生活在树上,平庸变得屈指可数。
一条叫迷狂。逆向行驶的车流
被古道西风接管,终生碌碌出关
关外没有杨柳。异乡人南辕北辙两手空空。
一条叫飞扑。撞击,俯冲
刀在骨头缝隙存活,血在无边鸿沟隆起
形成高原,飘扬的经幡、叶子和红。
万物代谢不眨眼。它们与我谈心
它们记得我手心的温度
它们对我熟视无睹!
一个夜晚,三条河流卷起万物
穿过我的窗口、桌面和床板
被书柜里一本书轻易吸走,消失无踪。
2019
海恋精读:
河流这一意象在诗里是常见的,它指代时间,历史,时代,文明进程等等,赫拉克利特的哲学观:“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也很早就定义了它迁流无常,变动不拘的特点。此诗以三条河流为题其喻意并不难理解,但难能可贵的是诗人能将这样常见的喻体翻出新意,且赋予更加深刻的精神内涵。这里三条河流不仅指代流逝,还对应生命的三种状态和维度。它们分别被命名为“旖旎”,“迷狂”,“飞扑”,“三匹马”既是灵魂的摆渡者又像自我的几个分身。“带我去地下、天上和镜中”,可以理解为个体在存在中的三种境遇,类似于但丁神曲中的地狱、天堂、和炼狱(现实境),诗人在对自我的凝视中,看到了一些真相:生命的各种状态并非是清晰割裂的,而是含混一体的,也就是说,混沌才是生命的本相,只有正视它,经历并跨越这些生命的维度才能涅槃重生,回归全新的自我。这首诗的整体结构是塔式的,塔尖是主体隐喻的抽离(主题提纯),中间部分是生命状态的拟态摹写,底座部分是心灵的回归和自省,整体解构了人的生存模式和生命阶段、走向。这是诗人建构意识的综合体现,这种建构不仅仅是诗人长期修炼的模型意识,还是对生命认知的本体建模,是思想和思维力的沉淀。
此诗在表现手法上践行了诗人倡导的客体诗学理论,在事物的奔突旋转中展开存在主义的生命探索,找到诗意的重心,进而向地下(潜意识),向天上(理想主义),向镜中(现实身份)开启心灵的凝视。全诗以“三”为结构支点,三条河流、三匹马、三杯酒,沉积的三角洲,节奏回环往复,形成副歌式的咏叹。其中“旖旎”应象征生命原始的状态,我们能想到海德格尔诗意的栖居,空灵而美好,人具有天然的神性和飞翔的羽翼,是奇迹般的存在,一朵奇葩,一道风景;“迷狂”象征生存与发展的状态,人在旅途踽踽独行,挣扎、反叛、出离,最终仍旧逃不过两手空空,天涯断肠的命运。相应的诗节里,诗人明显选用了马致远《秋思》里的典型意象:古道西风,和折杨柳的典故,象征人生宿命式的孤独与空幻;“飞扑”是指人在起伏跌宕的命运中的不断突破和跃升。万千河流终归海,只有给自己一个势能,不断飞扑,撞击,腾跃才能跨越平原,涌上高原,抵达最后的归宿。三条河流也象征人生的三个阶段,春去秋来,当经历了三条河流的洗礼,垂垂暮年,往事如烟,终归如经卷里的梵音,被风吹散,杳无踪迹。从某个角度来说,这首诗也是禅意诗,彻悟的人生大道,生命法则。最令人赞叹的是诗人能在物自体与自我对视的过程中,找到精神回响的源头,改变固定思维,激活并打破传统意象的束缚,赋予物新的生命内涵与精神活力。
|
|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