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 收
文/浪少(上海)
镰刀,撕开锈迹的外衣
其锋芒
直指当初插草为标垦辟的土地
被犁过多少次的土地
只是见证者
低下头颅的谷穗,仿佛被押赴刑场
依旧那么淳朴。依旧
那么恭顺
风吹过
没有篝火边的狐喊
也没有大槐树下背井离乡的哭声
从站立到放倒。无悔,无怨
在
若稻禾也有血液
每一次丰收,都是血流
成河
这首诗里有历史的纵深,所以在"丰收”的背后让人看见更多的民族苦难。作为一个农耕文明的国度,他的人民恭俭温良,在历代统治者的霸权争夺中,丰收和血腥同在。
在引用的典故里,"大槐树下“所喻示的是"湖广填川"的人口大迁徏,让人看见的是人民的苦难和卑微,而"狐喊”的反抗行为只是轻淡的一点动静,因其行为没有章法。
这首丰收,表现民族的勤奋,也表现民族的戾气,一种文明大融合里的真相,他对根性的挖掘里,有大屠杀的阴影,镰刀与插草为标的意象里也让我们看见民族性中薄弱的锐气,居安不思危的小农格局。在这个前题下,民族的创造力反而成为了被收割的对象,成为了苦难之源。
这首诗简洁,意象的隐喻性分寸把握得很好,诗性质地和肌理明晰而清新! |
|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