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夏秋之间,上海联华影片公司《大路》摄制组到无锡拍片。外景地点选择在太湖边上。当时宝界桥刚在修筑,锡鼋公路正在动工,影片正好利用这筑路的背景进行拍摄。年轻的革命音乐家 聂耳担任影片《大路》的作曲,以激励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他白天同筑路工人一起劳动,体验生活,晚上他独自一人住在这幢小阁楼里,面对山明水秀的美景,他的激情喷涌而出,创作出举世闻名的歌曲——《开路先锋》和《大路歌》。"轰!哈哈,轰!我们是开路先锋……",歌唱着筑路工人豪壮的心声。
解放后,为缅怀这位人民音乐家,无锡市人民政府把聂耳当年住过的小阁楼命名为"聂耳亭"。1961年,于伶旧地重游,作《减字木兰花》词一阕:
鼋头独立,旧地重来何悒悒。断续歌声,水天遥忆故人劫。行行何去,湖畔尽多留情处。《先锋》、《大路》,灼灼陈园春长驻。
1981年,于伶又应《无锡日报》副刊部之请,为“聂耳亭”书额,1985年,新塑了洁白的聂耳半身像,配建了厅屋三间作纪念室,名“聂耳遗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