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 江晓帆   /  2022-11-8 14:36  /   716 浏览 版权:保留作者信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来面目”在禅史上最早见于《坛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不思善,不思恶是重现“本来面目”的前提,亦即重现“本来面目”的途径(如人饮水,冷暧自知)禅,就是万事万物的本来。“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世间万物本来皆“空”,所以切莫执著,要放得下,自由自在地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无所有而赤裸裸地降临到了这个世界,随后又一无所持而赤裸裸地告别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或者可以说是从本来一无所有的世界诞生而来,而后又回归一无所有的世界……只要执着于任何一相,那就跟本来面目不相应了,自然也就见不到本来面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所以,诗人借梧桐叶落的因果景象阐明佛理“圆满的是我不再说一句:/随他来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品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喜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