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林记》
张二棍
轻轻走动,脚下
依然传来枯枝裂开的声音
北风迎面,心无旁骛地吹着
倾覆的鸟巢,倒扣在雪地上
我把它翻过来,细细的茅草交织着
依稀还是唐朝的布局,里面
有让人伤感的洁净
我折身返回的时候
那丛荆棘,拽了一下我的衣服
像是无助的挽留。我记得刚刚
入林时,也有一株荆棘,企图拦住我
它们都有一张相似的
谜一样的脸
它们都长在这里
过完渴望被认识的一生
浅析:
出世入世,倒行逆施,反观自照
——读张二棍《入林记》有感
文/逸鸥
《入林记》从传统意义对张二棍这首诗的标题来释义,很轻易的就会让人联系中国古代的隐士以及隐世文化,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陶渊明。而本诗旨意实际上却是反其道而行之。
本诗中的“我”的位置,在此应是设定于世外。这是我理解这首诗的立足点。因此,与其说是入林记,莫如说是入世之所见所闻所感。
诗的第一节,首先以“轻轻走动”这个轻柔的动作,体现对林中脚下那些断裂枯枝的怜悯之情——曾经它们也是枝繁叶茂。四季轮回,是不可改变的自然现象。时值冬季,北风也是季节的必然之事,所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况乎凛凛北风中光那秃秃的树杈上的一只鸟巢?
覆巢之下无完卵。一座森林是一个大世界,而一只鸟巢也是一个小世界。大世界有大世界的制度规则,小世界有小世界的结构布局。无论大小,以世外之人来看,似乎都是由一种无形的力量所控制之物。而莽莽苍苍的“森林”和编织精美的“鸟巢”,却难以掩饰自然的枯败和“让人伤感的洁净”。
不如归去。第二节,世外之人意兴阑珊,折身返回时,“那丛荆棘,拽了一下我的衣服”,进而想起“入林时,也有一株荆棘,企图拦住我”,表达了出世之人感物伤怀之情。世外之人想到自己只不过是林中的一个不速之客,而林中那丛荆棘,从开始对闯入者敌意的拒绝,到离去时的挽留,愚以为,不仅仅是它们渴望被认识。诗的结尾余音袅袅,或许其中还蕴含林中世界的万物生灵,对现有固化丛林规则,或制度,寻求一种来自外界的打破的力量。
诚然,作者张二棍并非世外之人,之所以他以出世之人的身份来洞察世间之事,这是一种有效的诗歌策略,足以起到更客观可信的反观自照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