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内伸展的诗
宫白云
胡弦的诗是向内伸展的诗,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追求一种“看似相同,实则不同”的诗歌语言,他“希望在诗歌的深层结构、在诗歌语言内部做一些文章。”所以,他的诗从来都要去到深层去挖掘一些言外之意,就像猫走过去的声音,毫无声响,但是你能感觉它的存在。他诗歌的语言与他的情绪、思想、心灵都是融会贯通的,有种不可言传的玄妙或微妙。胡弦有段话说:“写作,是触摸生活深处那并非人人可及的零散片段,并把那感觉留住。”他的这首《猫》就是如此的效果,他把猫日常的“零散片段”带给他的全部感觉与思考以诗性的方式“留住”了下来。语调幽微,带有冥想的状态,犹如一部缓慢的电影,镜头中那只自得其乐充满了各种情调和美感的猫被缓缓地呈现。看似写猫,实际上是在谈写作的问题,猫的行为喻示着写作者的行为,猫的种种状态启发了诗人的思维,形成了一个个精彩的对写作的提醒,也不仅是因为猫的行为示范了写作,猫的“种种”也让写作变成了人与其它世界保持诗意本性的沟通。这首诗,艺术构成的独到之处,就在于他通过洞察一个猫的日常来感应“写作”之“不可解”的所在,具象而生动,充满了潜意识的色彩。
附:
猫
胡弦
我写作时,
猫正在我的屋顶上走动,
没有一点声响。
当它从高处跳下,落地,
仍然没有声响。
它松开骨骼,轻盈,像一个词
完成了它不可能完成的事,并成功地
没有引起我们的注意。
它蹲在墙头、窗台,或椅子上。
它玩弄一个线团,哦,修辞之恋:浪费了
你全部心神的复杂性,看上去,
简单,愉悦,无用。
它喜欢在白天睡大觉,像个它者。
当夜晚来临,世界
被它拉进了放大的瞳孔。
那是离开了我们的视野去寻求
新的呈现的世界……
这才是关键:不是我们之所见而是
猫之所见。
不是表达,而是猫那藏起了
所有秘密的呼噜、或喵的一声。
它是这样的存在:不可解。
它是这样的语言:经过,带着沉默,
当你想写下它时,
它就消失了。 |
|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