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桃树疑阵



——草钤诗歌《山上没有一棵桃树》赏析



只蝶痴梦



  诗人草钤这首诗透出她的古灵精怪。她诗题《山上没有一棵桃树》与诗中潭水中出现的桃花与小和尚灰袍上的花瓣是诗人为读者打的哑谜。所有的谜题都有出口,都有指向答案的草蛇灰线。诗人草钤的这首诗也是如此。但诗人草钤写这首诗的目的并非仅仅只是为了让读者去猜这个谜,只是为了得出一个正确答案这么简单。其中,她的谜面中所呈现出的表象诗意,与谜底呈现的潜在诗意相互映射所产生的意象美,才是诗人所要给予读者的真正内核的东西。



  当你读透这首诗后,你会发现,诗人的诗题《山上没有一棵桃树》是诗人巧妙的故布疑阵。细心的读者顺着诗人诗歌的主线往下读,就会发现这首诗脑筋急转弯式的谜底端倪。小和尚是顺着日月崖壑山顶一路下去的。他提着木桶到水潭打水。问题来了,水潭在何处?是在半山腰?还是在山下?诗人没有交代。而是在第二节直接去说小和尚打满一桶水,又打满另一桶水。在这里,水潭的具体位置被诗人有意地忽略掉了。正是她的这一忽略,令这首诗有了悬念。没有一棵桃树的山,与潭水里的桃花,水桶里的桃花以及小和尚灰袍上的桃花花瓣与他领口里的桃花花瓣成了谜。产生出一个问号。桃花哪里来?桃花花瓣哪里来?细细推敲你就会产生另一个疑问,那就是小和尚究竟是在山上打水,还是在山下打水呢?山上没有桃树,但是,山下打水的水潭边有没有桃树呢?答案一定是肯定的。那就是小和尚打水的地方不是在山上,而是他一路来到了山下。在水潭边小和尚打水的地方一定有开满桃花的桃树。诗人草钤以《山上没有一棵桃树》作为诗题,不过是她声东击西的故布疑阵。整体的诗意就在一个猜谜的过程中缓缓打开。清寂的山寺;单纯的小僧,山下开满桃花的桃树。构成了一幅小僧打水图。小和尚看到山下水潭映出的桃花,与两只水桶里映出的桃花是潭边的桃树上的桃花倒影,属于虚景。而小和尚灰袍上的桃花花瓣与他领口里的桃花花瓣却是实景。诗人这种虚实意象的呈现令一首诗的意象达到了唯美的诗画境界。



  纵览全诗,诗思奇特,诗意唯美,妙趣横生。俨然一幅《小僧打水图》。诗即是画,画即是诗。大抵如此。



附:



山上没有一棵桃树



草钤



顺着日月崖壑山顶



一路下去



小和尚提着木桶到水潭打水





他把一只桶打满水



把另一只桶也打满水





这时他看到潭水里



有桃花



水桶里也有桃花





还有桃花瓣



不断飘落到他灰袍上



飘落到他领口里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网友点评

倒序浏览
桃花是他的红尘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喝马满群山 发表于 2022-3-26 16:02
桃花是他的红尘心?

老师说得好!可以这么引申问好!遥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