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本帖最后由 诗歌频道 于 2022-8-23 15:58 编辑

微信图片_20220730092157.jpg


遇见,即是奇迹。诗,赋予了通灵的通关文牒,一次赴会因此成行。
每一次遇见都是幸会。
现场读诗就是“批大郤,导大窾”式的尝试,以求得“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的通灵状态。或许这个过程就能得因诗“遇见”诗友的快乐。
现场读诗选诗无标准,顺从个人爱好,服从感觉,谋图个人“砉然向然,奏刀騞然”之快感,直到“善刀而藏之”。虽无庖丁解牛之神技,而求庖丁之顺从与大快。
现场读诗推崇“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殷切期待作者、旁观者、评论家参与,有独特意见者引以为友,共同分享通灵之乐。
现场读诗不定期,跟定诗友发诗节奏,有感而发,无感不言;形式活泼,不受约束;知无不言,尽言尽兴。
现场读诗被选中作品,若作者无意参与,作者随机表明意见,可删贴。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笔名苍凉,爱诗。

网友点评

倒序浏览
摇椅:摇晃的人生时光

   --读李虹辉《摇椅》




摇椅

作者|李虹辉



还没有到坐摇椅的时候
我就买了一张摇椅
摆放在客厅
一夜之间,我的鬓发泛白
身影即刻呈现出衰老
在寂静的时光里
习惯抚摸木质的扶手
这使我相信,一张摇椅
暗藏着改变事物的力量
就像此刻坐在窗前
当摇椅轻摇
绿植茂盛,鸟声四起
我还没来得及看到的风景
忽然都提前到来



苍凉读诗


因摇椅,我“身影即刻呈现出衰老”。

摇椅,起码在中国,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家具,暗示着生命、时间在急速套现攫取;同时,摇椅又是一种以藤条或者木头为主要材质,来自自然界的物质,以其强大长久的烟辉浩淼的背景为支撑,借机缘,进入个体的人的生活空间,与肉身的有限与须臾相伴,祖传的古老家具还在用,而人已代传,这给人自己带来一种错觉--“一张摇椅/暗藏着改变事物的力量”。
这是一首感叹时光难留而乐享眼前风景的诗。

《摇椅》在呈现上,语言的流动或起伏形式模仿了摇椅前后摇晃来适应人(读者)摇摆身体的本能,或心理“摇晃”刺激的需要。从“没有到时候”到“就买了”,从“摆放在客厅”到“即刻呈现出衰老”,从“没有来得及看”到“提前到来”,三起三落,均呈现出既定的客观静态与突发的主观动态之间巨大“摇晃”幅度。

这种“摇晃”幅度构成了这首诗本身所需要的一个人经历的时间生长的漫长幅度与空间巨大的跌宕幅度,也构成了一首诗本身所需要的情绪的起伏跌宕的张力。
这首诗自洽的语言叙述惊险地呈现出一段因为历时既久而显“铺平”状态的人生风暴:它将隐藏于普通的沉默的俗常生活风景之中最令人惊骇的真相揭示给人看--你所感叹的人生平淡、时光如白驹过隙,隔开一段距离来看(或者说将铺平的挤压一下),就会发现,其实并不像一路感受到的无聊闲适,而是一个摇椅上下起伏的状态,不经意间“还没来得及看到的风景/忽然都提前到来”。

事件或时间的呈现轻松与平淡。无非是提前买了一个摇椅,无非是坐在摇椅上感叹时间流逝太快,无非是进入到人生的某个阶段,突然发现了此前没有过的或“还没来得及看到的风景
”。而在语气上,连续选用了“还”“就”“即刻”“忽然”等表达急促与意外的带有尖锐性的副词,与此前事件叙述的轻松与平淡形成对峙状态。线性的事件叙述(铺平感)和副词的收束聚拢作用造成感觉上料及和未料及双重抵达的不适感,形成事件体验的普通性与时间体验的战栗感之间的对抗感,而使一首初读轻松越读越紧促的诗写被读者自然提升到人生某种顿悟与反省的高度来悦读体验:

如何对待人生的“一次性”?唯“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笔名苍凉,爱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帖最后由 诗歌频道 于 2022-7-30 09:33 编辑

自然的诗者

      —— 读清秋诗三首


彩虹

作者|清秋



这是童年的马车
和儿时一样,我远远地望着
七色光的晕圈很长,投放在天空
荡漾着一圈圈的涟漪
看呐,前面的山石都披上了这条丝巾
我站在这儿,很快就能波及


苍凉读诗:

三首小诗胜在结尾出新出其不意的诗性延伸。
彩虹,不管怎么形容都是美的,看到已属不易,而被“波及”实乃幸福之事了,视及身及若化于其中,就是美本身了。一句话即能及于现实之不能及,诗歌之张力随其扩大至天空与天边。

我站在这儿,很快就能波及

—— 这是叙述,也即客观描述,是现实发生或将发生的事。作者将未发生理解或臆想为可发生或将发生。在她想象空间之中,是已经认可或认同了“将发生”这个基于现实时间程序中的真实的,打开的内心包容着美及身的一瞬间。
现实的不可发生和理想超越现实的可能,并不冲突,而且是普遍被认可被接纳的现实,这是想象,也就是诗意。


阴影

作者|清秋



群山,也有倾斜的身躯
离水太近了
从来都不敢肖想,去挑战一座山的威严
它们都有硬骨头
而我,也是一个卑劣者
轻轻搅动一捧水,它们都在颤栗


苍凉读诗:

尤喜《阴影》。
一是视角。阴影一贯地被呈现作阴暗的影子,比喻生活中不愉快不顺利的事情。在此,却被诗人可气地抓住了短处一样牢牢不丢,具有了“软肋”一样的性质,虽“不敢肖想”“挑战一座山的威严”,却可以诙谐顽皮地和它开一个玩笑,让它“颤栗”。
第二是出神般地化解一座山的“硬骨头”,妙法自在“轻轻搅动一捧水”,即可让群山“都在颤栗”。一首诗在山与水、硬与软之间搭建了一条秘境之径,睿智尽显,可达神灵。


致夏日

作者|清秋



蝉鸣是梵声
心空的人把它当成一种节奏
我还是那个庸碌者
得闲了就向窗外望望
云朵有时候飘过来
蝉鸣有时候飘过来
大多时候,我们互不打扰


苍凉读诗:

《致夏日》氤氲了一种排空之境。
所谓梵声即念佛诵经之声,在于凝神、除尘、空境,近佛,融入即是空就是佛,所有的前提是因为一个人心有所属、皈依无碍,而“心空的人把它当成一种节奏”,噪耳、烦心、闹身,引来不宁。能“互不打扰”已属不易,虽“庸碌者”已胜出多多。
《致夏日》从诗题本身开始,本身就有了希图明显的向往、眷恋与吟诵之意。向往其能近身以佛,眷恋其虚静处之明道安神,吟诵于已,心身皆至而并行不悖。

2022.7.24


清秋诗三首发表于世界诗歌网诗歌频道2022.7.24http://www.worldpoetry.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6701
笔名苍凉,爱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学习欣赏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现场读诗,边读边评,这也太有意思了吧。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知了天下 来自手机 频道主编 2022-7-29 22:34:57
现场读诗,非常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饭饭 来自手机 论坛元老 2022-7-29 22:36:36
好诗,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欣赏学习好诗好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墙裂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苍凉 发表于 2022-7-29 21:55
自然的诗者

     --读清秋诗三首

阴影,好!万物都有共性,不管弱小或强大。诗意的构建,既外溢,又纵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三首诗都相当不错
形象自然,客观,生动,内敛。

唯第一首“看呐,前面的山石都披上了这条丝巾”以“丝巾”喻彩虹不大恰当,如改用“弯弓”之类或许要贯通一些。供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