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 大明松 频道主编   /  2022-11-30 09:36  /   386 浏览 版权:保留作者信息

首页推荐
致杂交水稻之父
——谨以此诗纪念袁隆平院士

文/侯刚

您一直耕耘在
广阔的田野上
五十八年的垄上风雨
早已在您的脸上
刻下杂交水稻之父的皱纹
无数细小的
农作物杂交理论和实践的熔浆
将您凝聚成粮食的化身

曾记何时
从父母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中
从古代神农的神话故事中
从对园艺场和《摩登时代》中
“田园之美,农艺之乐”的向往中
从出生岁月全世界发生的大饥荒中
您坚定了“长大后一定要学农”的信念

曾记何时
您坚定从容地走进杂交水稻研究中
即使在文革那个艰难岁月的影响下
在一次次失败和冷嘲热讽的打击下
在“自交不退化,杂交无优势”的
国外杂交水稻研究的否定结论下
您都怀着“不要再让人们挨饿”的信念
毫不动摇,从未放弃

曾记何时
在党的关怀和人民的支持下
您日拱一卒 功不唐捐
终于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
您用为了真理奋发有为的思想精髓
照耀着世界走在垄上田间的农学者
您用不屈不挠的实践精神
实现了杂交水稻的世界普及梦
让世界人民远离了饥饿和死亡
相信在您的科学精神的指引下
世界的后来人会致知力行、继往开来
实现您一生为之奋斗的禾下乘凉梦

您不是诗人
却把一株株水稻作为文字
写下了无数气壮山河的诗篇
您永远站成诗的题目
您向诗中的每一个字
倾注了杂交理论和改革的广阔内涵
使诗的文字丛林中瞬间百鸟争鸣
充满了世间最纯洁生物的忙碌
您把一生献给这字里行间的科学
并把一首首结满硕果的诗篇传向远方

您是让世界震惊的英雄
您是人类最杰出的骄子
您是让人类摆脱饥饿和死亡的伟人
您的与世长辞
举世同悲,山河震恸
您倒在了家乡的田埂上
与您热爱的土地融为一体
您执着的科学实践精神
将永远在世界的舞台上
散发出璀璨夺目的光芒
paper.people.com.jpeg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网友点评

倒序浏览
这首叙事抒情诗,其实要比写那些对某事某物零星的、突如其来的触动,要难不知道多少倍。这是袁老朴实无华的生平的真实写照,绝不是浮华的歌功颂德,袁老的功绩在拯救人类生命问题上,绝对当的起任何称号。不知道诗以这样的形式出现,在写作方面算是一个怎样的水平?我这样提问不知道妥不妥?敬请各位老师不吝赐教,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拜读佳作!感悟情怀!问好祝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叙事诗确实不好写,慢慢读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张永年 版主 2022-11-30 14:28:56
诗人采用的是评述型的手法:首节是概括性的描述,言简意赅,重点突出。从第二节是起因,第三节是过程,第四节是奉献,第五节第六节诗人进行了抒情。对叙事抒情诗的创作,说实话,对我而言这方面尚未起步,还处于幼学阶段,绝不敢夜郎自大,妄加评论。不过,读了诗人的诗作后,确实受到了情感的波动,正如诗人所说,这突如其来的触动让我有些不所措。整观全诗有理有节,激情澎湃,诗人的感情犹如泄闸洪流,滚滚袭来,不禁为满腹经纶的诗人点赞叫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柔丝君 发表于 2022-11-30 12:57
拜读佳作!感悟情怀!问好祝福!

感谢柔丝老师一直以来的支持和鼓励!祝吉祥安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张永年 发表于 2022-11-30 14:28
诗人采用的是评述型的手法:首节是概括性的描述,言简意赅,重点突出。从第二节是起因,第三节是过程,第四 ...

感谢张老师的认同和精彩简评!还望今后多多指教!这首诗是我有生以来写的最艰难的作品之一,因为她饱含着我对袁老深深的崇敬之情。袁老辞世之时,我在悲痛之中,有了一种为悼念袁老写一首诗的强烈冲动。怎知这深深的悲痛,不仅让心杂乱无章,也让我写出的语句杂乱无章。于是在之后的一段日子里,我看了电影《袁隆平》、四集纪录片《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以及各种专题视频,查阅了很多关于袁隆平生平、事迹及其对世界的影响等资料,经过以上准备后,才开始写作,因为要实事求是反映袁老的生平和功绩,有些大词或称呼不能乱写,所以其间,不管是吃饭、走路、睡觉、甚至熬夜,只要一有空就几乎全身心的投入构思、创作、整理中,初成后又反复斟酌吟诵,几经修改 ,才得逞陋作。真的,当时觉得自己很笨的,不过不管怎样总算完成了心愿。我用疑惑的心情把她发布在微信朋友圈里,很多朋友同事点了赞,还说“读了很振奋”。为此,我又读了几遍,的确感到了振奋。同时在我的多次吟诵中,感到这首诗也是非常适合朗诵的诗,因为诗者歌也,就有朗诵和歌唱的功能,通过朗诵和歌唱更能深入人心,也更能体现诗歌的美,我尊重诗歌的这一功能,所以我写诗能不断句就不断句,尽量让一行诗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断句多了会影响时的朗诵和歌唱功能。总之,袁老胸怀人民、科学严谨、朴实执着的思想,永远是人类任何时候都不可或缺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啰嗦了这么多,望张老师和各位老师见谅,并多多指教,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欣赏佳作天天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学习佳作天天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黄庆绸 来自手机 频道主编 2022-11-30 18:57:06
品赏佳作 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