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 大明松 频道主编   /  2022-12-2 10:08  /   315 浏览 版权:保留作者信息

题两江汇合处(1)

文/大明松

泾渭变迁随天气(2)
哪方浑浊哪方雨
待到万里晴空日
两江一色共碧绿

注释:
(1)两江,指长江和乌江。
(2)两千多年前的《诗经》就有“泾以渭浊,湜湜其沚”的诗句。清代,乾隆派陕西巡抚秦承恩,对泾渭进行考察得出了“泾清渭浊”的结论。然而历代至今,都有人亲自去实地考证,谁清谁浊却一直争议不休,泾渭变迁,清浊难辨。或许长江和乌江之水的清浊变化可以作为参考的依据。
mmexport1669945967412.jpg
mmexport1669945961603.jpg
mmexport1669945975786.jpg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网友点评

倒序浏览
诗意呈现的相当不错,很喜欢最后一句:两江一色共碧绿。滔滔江水描绘出一幅美妙的图景。点赞。提一点建议,虽然老师随手之作,信手拈来,尚应注意一下平仄的对应。这样一来,一首诗才更加抑扬顿挫而独具魅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张永年 发表于 2022-12-2 15:45
诗意呈现的相当不错,很喜欢最后一句:两江一色共碧绿。滔滔江水描绘出一幅美妙的图景。点赞。提一点建议, ...


张永年 版主 42 秒前沙发
诗意呈现的相当不错,很喜欢最后一句:两江一色共碧绿。滔滔江水描绘出一幅美妙的图景。点赞。提一点建议,虽然老师随手之作,信手拈来,尚应注意一下平仄的对应。这样一来,一首诗才更加抑扬顿挫而独具魅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山西频道编辑部 发表于 2022-12-2 15:48
张永年 版主 42 秒前沙发
诗意呈现的相当不错,很喜欢最后一句:两江一色共碧绿。滔滔江水描绘出一幅 ...

张永年跟帖简评发表在山西频道的诗歌<116>


题两江汇合处(1)

文/大明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张永年 发表于 2022-12-2 15:45
诗意呈现的相当不错,很喜欢最后一句:两江一色共碧绿。滔滔江水描绘出一幅美妙的图景。点赞。提一点建议, ...


张永年跟帖简评发表在山西频道的诗歌<116>


题两江汇合处(1)

文/大明松


泾渭变迁随天气(2)
哪方浑浊哪方雨
待到万里晴空日
两江一色共碧绿

注释:
(1)两江,指长江和乌江。
(2)两千多年前的《诗经》就有“泾以渭浊,湜湜其沚”的诗句。清代,乾隆派陕西巡抚秦承恩,对泾渭进行考察得出了“泾清渭浊”的结论。然而历代至今,都有人亲自去实地考证,谁清谁浊却一直争议不休,泾渭变迁,清浊难辨。或许长江和乌江之水的清浊变化可以作为参考的依据。


张永年:诗意呈现的相当不错,很喜欢最后一句:两江一色共碧绿。滔滔江水描绘出一幅美妙的图景。点赞。提一点建议,虽然老师随手之作,信手拈来,尚应注意一下平仄的对应。这样一来,一首诗才更加抑扬顿挫而独具魅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张永年 发表于 2022-12-2 15:45
诗意呈现的相当不错,很喜欢最后一句:两江一色共碧绿。滔滔江水描绘出一幅美妙的图景。点赞。提一点建议, ...

感谢张老师的美评!老师说的对,虽然古风诗不讲平仄,但读起来拗口,就会影响诗歌的美。完成之时,我也反复吟诵,开始还拗口,朗诵多了,好像就不拗口了,就草率的收笔了。老师一指出,顿觉不妥。于是,作如下修改,与老师共勉!

题两江汇合处

泾渭变迁随天气,
哪方浑浊哪方雨。
待到万里长晴日,
两江寒水共青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山西频道编辑部 发表于 2022-12-2 15:50
张永年跟帖简评发表在山西频道的诗歌

感谢编辑部老师的支持和鼓励!祝吉祥安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王美林 版主 2022-12-2 17:47:13
泾渭变迁随天气(2)
哪方浑浊哪方雨

欣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张永年 发表于 2022-12-2 15:45
诗意呈现的相当不错,很喜欢最后一句:两江一色共碧绿。滔滔江水描绘出一幅美妙的图景。点赞。提一点建议, ...

再次感谢张老师的好评!这是我多年来仔细观察得出的结论。以前一般人都说两江交汇处,长江水浑,乌江水清。直到冬天的一个晴天,我看见两江之水肉眼看是一样清的,才开始提出疑问,进而开始观察两江汇合之水了。经多年观察,两江汇合之水多为大(长江)浊小(乌江)清,罕见小浊大清,究其浑浊原因,缘于哪方雨水多。若现两江长晴日,汇合之水一色清。根据这一结论,从而提出了对泾渭之水的猜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王美林 发表于 2022-12-2 17:47
泾渭变迁随天气(2)
哪方浑浊哪方雨

谢谢美林老师来读!晚上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