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上敦腾的诗作《午后,鸟的故事》,让我颠覆了以前总给我的印象:椟胜于珠,技巧胜于诗意。读完这首,我才知道,自己多么浅肤,险些又一次犯下重错。这首诗作思考深入,切题却很巧妙,时间的跨度也很大,用一只鸟作主线,用时间作暗线,楼层作比喻,从十七岁的少年写到二十年后的中年,写到二十六层的高度,从单纯之景写到复杂之象,经验不同,经历不同,看法、想法自然也会不同。唯一相同的,还是一只鸟飞起时,带给天空,带给个人,带给人类,带给自然的哲学命题与生者多难的现实话题。“面对恍惚之城,我做出打枪的手势,/借此表达一个人道主义者对忠贞之鸟的问候。”反讽的妙用,再次生动了诗人的妙笔,以及笔下的那只鸟:是驱离她,让她远离危险,还是欢迎她,让她回到身边?这是诗人留给我们的“留白”,相信,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答案,所谓诗藏机锋,泸上敦腾这首,大概算吧。
午后,鸟的故事
沪上敦腾
麻雀暂歇在冷雨中的晒衣架上,
与我对视,相互打量。
十七岁的天空为何如此忧伤,
湿漉漉的山河,恐怖的呼啸山庄。
转眼二十年逝去。惊弓之鸟误入
东方巴黎二十六层的旁间,
仿佛一只朱鹮,羽毛艳丽,找不到出口
在顶部惊恐的窜,直到我关闭灯光,
打开所有的窗户,它才误打误闯得以逃离。
我和鸟的关系如此紧张,
在充满玄疑感的都市,阳光令我沮丧!
玻璃对着玻璃,一万扇门洞开,
猎手潜伏在镜子中央。
午后,闭门思过的慎独时光,
天空蓝得醉人,大雁掠过一一
有人想轻生,有人做着白日梦;
面对恍惚之城,我做出打枪的手势,
借此表达一个人道主义者对忠贞之鸟的问候。
2018-12-1 |
|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