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意象系统的纯净与哲思的深邃
——简评李汉超《松开》一诗

江贵民



当代诗人李汉超的《松开》以简朴的语言构筑了一个深邃的精神世界。这首诗以"松开"这一动作为核心意象,展开了一场关于生命解缚与精神自由的哲学冥想,呈现出诗人对存在本质的独特领悟。

诗歌开篇即以定义式陈述"松开是一个动词"确立全诗的基调,将抽象概念具象化为可感知的动作。这种定义不仅是一种修辞策略,更是诗人对"松开"这一行为赋予全新哲学内涵的开始。春天作为万物复苏的季节,在此成为诗人精神觉醒的契机——"春天来了,我却才开始使用"暗示着一种迟来的顿悟,一种与自然节律不同步却更为深刻的内在觉醒。
      
接下来的诗节构成了一系列精神松开的连续动作。诗人松开时间、故乡、春天、亲人,这些对常人而言至关重要的存在维度,在诗人笔下都成为可以且必须松开的对象。值得注意的是,松开并非否定或抛弃——"时间流得更通畅"、"乡愁像炊烟一样蓝"、"牵挂里多了几分祝福"——这些意象表明松开反而使关系更为本真,使存在更为澄明。这种悖论式的表达揭示了诗人对"松开"本质的理解:松开不是失去,而是让事物回归其本然状态。
      
诗歌进入中段,松开的对象从具体转向抽象——欲望、名利、不切实际的幻想,乃至天上的星体。这一升华过程显示出诗人精神解脱的不断深入。"让它们发出自由的光"这一表述尤为精妙,将松开的行为与被松开对象的解放状态联系起来,暗示真正的松开是一种双向释放。诗人使用"必须"一词,赋予松开以伦理必然性,将其提升为生命必须完成的课题。
      
在诗歌的转折处,"然后我要松开你"将抒情推向高潮。这里的"你"具有多重解读可能——爱人、亲友,或是另一个自我。"托你飞出我昏暗的小屋"这一意象充满牺牲与成全的意味,显示最高形式的松开是对所爱之人的释放。最后的自我松开"像一粒种子落入泥土中"完成了全诗的象征体系,将死亡、回归与新生融为一体。种子意象既暗示终结,也预示新的开始,体现出诗人对生命循环的深刻理解。
      
《松开》的艺术力量在于其意象系统的纯净与哲思的深邃。诗人通过"松开"这一简单动作,构建了一个层层递进的精神解脱历程。从外在对象到内在自我,从具体关系到抽象概念,松开的行为不断深化,最终指向存在的本质状态。诗歌语言看似平实,却蕴含丰富的象征意义,每个松开动作都构成一个微型的哲学命题。
      
在当代诗歌语境中,《松开》提供了一种对抗物质主义和精神束缚的诗学方案。在一个强调占有、积累和控制的时代,诗人反其道而行之,颂扬释放、放弃和解脱的价值。这种逆向思维使诗歌具有鲜明的当代意义,为困顿的现代灵魂提供了一条可能的出路。李汉超先生通过这首诗,将松开这一日常动作提升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精神实践,展现了汉语诗歌在表达存在主题上的独特魅力。


附:
松开

李汉超



松开是一个动词
春天来了,我却才开始使用
我将过去握紧的一切
都一一松开了
我松开时间,它流得更通畅
我松开故乡,乡愁像炊烟一样蓝
我松开春天,花朵更多更艳
我松开亲人,牵挂里多了几分祝福
我还要松开欲望,名利
松开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
以及天上的太阳、月亮与星星
让它们发出自由的光
还有那些我没有松开的
必须松开!松开才是出路
然后我要松开你
双手排开,托你飞出我昏暗的小星
最后我将自己松开
像一粒种子落入泥土中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