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青未 发表于 2021-5-28 16:10
第二首,咱们金波版主好像把你打败了,请欣赏他的点评。本桐站在他那边。尽管这首打败了我的同题《履历表 ...

1、獾

文/匿名

炸出这一片塌陷区
白悪纪也只是一座石灰窑
重卡汽车改装了铜铃般的大灯
夜来夜往的运输山路上
对抗土柏与灌木
丛生的团雾与气岚

一只獾劫持了汽油桶
向半拉垂吊的洞口奔去
它不再带回桑椹与山鼠
这些习以为常的食物
现在它只想将孩子们都染上汽油
只想覆灭种族的腥臭气息

石灰窑的烫伤声愈发强烈
它无法避免观望
只想避免体内的油脂
一再和皮毛上的汽油析离而飘浮
它再次危险的瞄准了
一辆熄灭的车灯
和一只悬挂的汽油桶

2、履历表

文/匿名

一棵老树的孤单是绿色的
唯春天可解
执手三月,相看一页地方志
桃花,粉色,蔷薇科出身
与父亲比邻而居
浅草之上,落红点点
从枝头开到地上的桃花
替他将这土地又爱了一遍

多少年俯身为牛
一锄一镰,开垦生活
伺奉蔬菜和粮食
种子播下去,儿女长出来
没有比这更上心的事了——
除草捉虫,放蚯蚓一条生路
给口渴的庄稼喂养干净的水源

热爱土地的人
终于把自己种进泥土
碑文长出来,族谱长出来
而我也有了根
---------------

既然反驳与质疑,我不妨多说几句。

关于“獾”,也就是一种动物。这类作品,无非就是拟人,象征。这里不展开具体谈---那样颇费时间。诗人在这里并没有直接写其象征,拟人的是什么,也没有宏大的空洞的口号,也都是用“汽油桶”“石灰窑”一些具象来做寓意。所以,我说该做的诗人是成熟的,是懂得现代诗歌创作的三味的。

至于,《履历表》,只说结尾。什么“热爱土地的人
终于把自己种进泥土
碑文长出来,族谱长出来
而我也有了根”

这就是典型的说教一类。作者迫不及待站出来,道明自己要表达的主题-----文学(无论何种体裁)关键是要用“形象思维”说话。什么叫形象思维,就是最忌讳说理,逻辑思维一套。因为该作违背了这一基本原理。所以,我认为此作从根本上是失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冰雨 版主 2021-5-29 09:15:58
风起竹微凉 发表于 2021-5-27 22:34
这样的讨论很有意义,也来掺和掺和。
獾,作为一首现实主义诗歌,观照生态命运,立意高远,值得很多诗人借 ...

嗯,说的不错,附议,点赞问好
诗观:诗是生活的艺术,更是做人的艺术。

冰雨释义:冰之为雨,暖之故也。
微信zbh1619,诚交天下真正爱诗之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冰雨 版主 2021-5-29 09:17:04
昊易金波 发表于 2021-5-28 15:40
《獾》是一个痛苦入骨的故事,诗人从"白垩纪"入手去拆解一种文明内在,有力地发掘了生命中的洪荒之力,物种 ...

说的很好,点赞
诗观:诗是生活的艺术,更是做人的艺术。

冰雨释义:冰之为雨,暖之故也。
微信zbh1619,诚交天下真正爱诗之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苍凉 发表于 2021-5-28 20:39
有高度有温度的评析,学习,向老哥致敬。

谢谢吴兄高赞,吴兄的剖析精准细致,我也非常佩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凌语子 来自手机 论坛元老 2021-5-29 14:06:54
来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凌语子 来自手机 论坛元老 2021-5-29 14:07:37
1、獾

文/匿名

炸出这一片塌陷区
白悪纪也只是一座石灰窑
重卡汽车改装了铜铃般的大灯
夜来夜往的运输山路上
对抗土柏与灌木
丛生的团雾与气岚

一只獾劫持了汽油桶
向半拉垂吊的洞口奔去
它不再带回桑椹与山鼠
这些习以为常的食物
现在它只想将孩子们都染上汽油
只想覆灭种族的腥臭气息

石灰窑的烫伤声愈发强烈
它无法避免观望
只想避免体内的油脂
一再和皮毛上的汽油析离而飘浮
它再次危险的瞄准了
一辆熄灭的车灯
和一只悬挂的汽油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凌语子 来自手机 论坛元老 2021-5-29 14:09:35
先来看看这首(本次评论纯属个人意见,难免偏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凌语子 来自手机 论坛元老 2021-5-29 14:47:12
“獾”油脂提炼可入药,毛发可制笔。当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
我的第一反应是“观看”,透过“獾”的双眼之观看。就如里尔克的“豹”,那样让人眼前一亮。来看“獾”,着笔点落在了“叙述”,这和当前众多诗歌作品的思路一样,把注意力放在了“外部”的感受,也就是人的感受(獾被强制性的拟人化)。如此开了头,之后的架构自然就落了“俗套”。让我们看到了一群“代人说话”的獾群。这样一来,即使诗人如何的“入诗达理”,也难脱“平庸”的“肌理”。自然在读者读后难于引起较强的共鸣。甚至有读后脑子里空空的感觉。道理很简单,开拓思路,引入新颖的角度,真正让读者感受到“超凡”的审美体验,如里尔克的“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履历表

文/匿名

一棵老树的孤单是绿色的
唯春天可解
执手三月,相看一页地方志
桃花,粉色,蔷薇科出身
与父亲比邻而居
浅草之上,落红点点
从枝头开到地上的桃花
替他将这土地又爱了一遍

多少年俯身为牛
一锄一镰,开垦生活
伺奉蔬菜和粮食
种子播下去,儿女长出来
没有比这更上心的事了——
除草捉虫,放蚯蚓一条生路
给口渴的庄稼喂养干净的水源

热爱土地的人
终于把自己种进泥土
碑文长出来,族谱长出来
而我也有了根

《履历表》写得相当宽泛而放松。作者试图以一棵老桃树的繁花与落英来比喻父亲一生的丰盈履历,其中如“地方志”“出身”“族谱”等草蛇灰线式的点染也为主旨的完成作了必要的铺垫与落地,是一种诗化的履历的联想和丰富。同题创作不在于在形式上有相关主旨或题目呈现,而在于一种内化的内质上的意义呈现,作者似乎也是朝这方面做了努力的。这首诗应该说在乡村定位上,刻画了乡土生活与生命图谱中勤耕细作式的父亲形象,某种意义上也是为农民形象完成生命履历。
诗写分为三节。第一节是一个起兴,以写桃花来比兴人,从孤单的绿色,到落红点点囊括了丰满而又迅疾的一生。第二节详细呈现勤劳而又善良的一生。第三节则是一个强调与延伸。应该说,作者老道的语言功力为整首诗添彩多多,“一棵老树的孤单是绿色的\唯春天可解”、“种子播下去,儿女长出来”等,具体而又抽象、虚实化一,很有语言爆发力,在视角落点中很能抓人。这也是这首诗能获得更多优评的一个重要原因。
个人认为,这首诗有两个不足。其一是主旨的完成度不足。全诗虽有对一个农民父亲从生到死的过程呈现,尤其是在第二节有比较详细的呈现,但是这种“详细”仍然是一种概括化的虚写,比之第一节的比兴手法略微详细一些罢了,这给人的感觉总是有一些不尽意的地方,作为履历来说,落在了“浅”的感觉上,没有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独有发现与呈现。
其二是跳开第一节的比兴手法和第三节的拟人式的概括式强调与延伸,最后落到第二节的实写之上,就可以看出在对一个父亲一生的生活与生命途程呈现上,诗写其实显得很普通、很落俗,缺失个性化呈现内容与形式,这也是这首诗的一个硬伤。
笔名苍凉,爱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都很好,更喜欢第二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