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境悬疑的魅力
——唐诗诗歌《因为她离幸福太久了》赏析
文/只蝶痴梦
诗歌中意象悬疑产生的魅力,就像一条通幽的曲径,前方那种未知的神秘是一种诱惑,它将引领读者走向更深邃的意象空间。 ————题记
诗人唐诗的诗歌《因为她离幸福太久了》,通过对悬疑场景的的设置,通过对诗歌语言含蓄、内敛的超强掌控,完成了一位经年漂泊在外的游子归来后去找寻已故亲人的墓地,为已故亲人带来别样幸福的内心诉求的一系列意象呈现。令诗歌意象苍茫、凄美成一幅催人泪下的动人诗章。
诗人在起句就说,要去痛苦的地方,不再问那丛野草。这里,诗人的悬念设置已经完成。痛苦的地方究竟是个什么地方的疑问,会让读者跟随着诗语的叙述去探寻。接着,诗人给出了第一个诗歌意象的两个已知条件,“我已经看见/灯笼抱紧了火焰,枫树摸到了/自己骨头里的红霜”。抱紧火焰的灯笼是温暖的,摸到自己骨头里的红霜的枫树已经找到了自己血脉的源头。这第一意象条件带给我们的信息:一个是温暖,犹如游子回到母亲的怀抱。第二个意象条件是血脉,犹如游子寻到自己的根。
接着,诗人给出了第二个诗歌意象的已知条件:站在秋天的对面的人究竟是谁呢?无疑,应该是主人公自己。站在秋天对面的主人公,在斜阳中的鸟声里感到了被风吹远的柿子一样的落日的苍茫,同时他内心中更会感到人生的苍茫。在这苍茫的隐喻里,我们可以得出站在秋天对面的诗人,他沧桑的与秋天相似的年龄。沧桑的游子寻找痛苦的地方。而痛苦的地方绝对值最高的区域,就是墓地。这是诗人给出所有已知意象条件后,最终析出的答案。而诗人在诗歌的尾声,说他要执意赶路,并且凄惘地发誓,要找出这个离幸福太久的人。这里可以得出因为诗人的经年未归,才令这个人离幸福太久。那么,这个离幸福太久的女人一定是他最亲最近的人的结论就不言而喻了。不过,这位离幸福太久的女人究竟是谁?是诗人留给读者的一个多解的方程。这将是一个永远的谜。
整首诗歌,诗人将情感深藏于凄美的叙述里。他诗语的隐忍,有着铀浓缩般的当量,一颗归心在隐喻的诗语里,呈现出核裂变般,多维意象的蘑菇云。
附:因为她离幸福太久了
文/唐诗
我不再问那丛野草
去痛苦的地方往哪边走
我已经看见
灯笼抱紧了火焰,枫树摸到了
自己骨头里的红霜
站在秋天的对面,阳光和鸟声并不垂直而下
只感到落日越来越小
仿佛被风吹远的柿子。而我
执意赶路,发誓
把这个人找出来,因为
她离幸福太久了
|
|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