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世界诗歌网 门户 查看主题

从普泛感受提取真正属于自己的特殊——评张文捷《向日葵》一诗

发布者: 萦之 | 发布时间: 2025-10-14 12:36| 查看数: 4| 评论数: 0|帖子模式

从普泛感受提取真正属于自己的特殊
——评张文捷《向日葵》一诗

易飞


这首诗给我的第一感觉是:精准、丰厚。作者的描写功夫很不一般,可以判断,不是多年的写作者,难有这样的功力。《向日葵》这个题材不好写,因为古今中外的诗人写过的太多。当然也有一些精彩的篇章,比方芒克的《阳光中的向日葵》,引用一段:
你看到了吗
你看到阳光中的那棵向日葵了吗
你看它,它没有低下头
而是把头转向身后
就好像是为了一口咬断
那套在它脖子上的
那牵在太阳手中的绳索

芒克的开笔是精彩的,很快呈现出向日葵的个性,成为芒克笔下的一支独有的向日葵。“就好像是为了一口咬断/那套在它脖子上的/那牵在太阳手中的绳索”几行,也成为写作此类诗的金句。但综观绝大诗人的写作,还是难以摆脱同类题材的窠臼,千篇一律的角度使人厌倦,甚至有时候向日葵成了惰性的符号,它可以置换成诸如:追求、光明、仰望、崇高等一系列东西,因而丧失了“具体特指性和形象的独立自足品质”(陈超语)。也就是说,它的能指反而消失了,剩下的是固定的所指。所以,写作此诗的难度可想而知,诗人必须从普泛的感受中,提取出真正属于自己的特殊的东西,提供新鲜的审美体验和诗学价值。张文捷挑战这样的题材,足见他的勇气。全诗分为两节。

秋风系紧纽扣
云彩的衣角依然被翻动

诗人选取的时令是秋天,以一种深沉悠远的描写基调进入,娴熟的开笔体现出极好的手感,在“系紧”、“翻动”中,秋天在整理自己的妆容,动感十足。秋天是肃杀的,有了一些寒意,“系紧”也在情理之中。“纽扣”是衣服上的,但此处的拟人化,有一种依次的排列感,会让我们想起“纽扣”所关联的意象,比方说森林、花朵之类。“云彩”是美好的,其虽然高企,但秋风到处,“衣角依然被翻动”。“衣角”也是我喜欢的,且与上文的纽扣互搭,熨贴自然,可见作者的精细。“翻动”也是双关的,“云彩的衣角依然被翻动”,还显示出此诗的某种气质与风度。

踮起脚尖,与太阳比高贵
一群引诱我们挺起胸膛的植物

从此两行开始,张文捷先生开始了精彩、精准的描写与情感投射。从向日葵娉婷之姿,“踮起脚尖”十分切合,“与太阳比高贵”更是自然而升腾起的联想,何谓“向日葵”——其一心向日而望,在一些诗人正常而流俗的表述里,一定是某种崇拜之态:向日葵一定是太阳的追随者,甚至是崇拜者,但此处诗人大胆“冒犯”,要“与太阳比高贵”——一下子大大提升了向日葵在我们心中的形象,与光芒万丈普照万物的太阳对等,并且还要一较高下。——这是一种何等的气度与自信?如此看来,沉静谦卑的张文捷先生的外表之下,内心也有地火般燃烧的欲望——一首诗就是作者或主人公气质或人格的一种塑形。从来的好诗人,都是深藏不露的。“一群引诱我们挺起胸膛的植物”,是“与太阳比高贵”的延续,充分显示向日葵作为一种植物对我们产生的影响和引领作用。“引诱”,增加了表达的日常性,本来我们并没有什么信心,与头上的神明——太阳去作比,但向日葵“踮起脚尖”“挺起胸膛”,让我们蠢蠢欲动,信心倍增——一株植物尚且如此,作为自称为人类创世之灵的——人,何以萎靡不堪?!

疯人院细腰的抑郁症患者

此一行,突然有些变调,改变了前面的叙述基调与积极色彩,甚至完全相反,凸显诗歌的异质性与前行的阻塞感。我以为更显张文捷的老道与辛辣。从形态上看,一个常年被风雨推折的“向日葵”,的确有着细弱的腰身,耷拉着头(因为过于沉重)而显得有某种病态,像个“抑郁症患者”。诗人对一个意象(“向日葵”)进行了两种完全相反的关联与伸展,但想来却并不违和,因为其形态可以带来两种截然不同的感觉。但我以为,这些也只是表层的,诗人真正想表明的是生活的一种真相——任何事物都不是一面的,任何追求都是要付出代价的,都是要经历苦与疼的。

扬起火焰的头颅
仿佛手执金黄的盾牌
呼啸声蜂拥而至
光芒长成我们心中的钉子

为什么说此诗总体让我感觉非常精准,这里又一次佐证。“扬起火焰的头颅”,各位想象一下,在秋天,深红的向日葵在秋风中摆动的样子,因为头很沉所以一般情况下会低着,但秋风一吹,它就随着“扬”起来了,连绵的摆动,看起来就是火焰一般的“头颅”。再看“手执金黄的盾牌”,那就更神似了——见过向日葵的人都知道,它的身体是细小的,头是大的有重量的,所以它总是吃力地弯着腰举着,“盾牌”更“绝”,向日葵是圆的,与“盾牌”何其形似。更令人惊叹的是——“盾牌”还是一种虚指,某个精神层面的坚守与对抗。所以,”“呼啸声蜂拥而至”,较量很激烈,至深至高的追求总是代价很大。为的是“让光芒长成我们心中的钉子”,楔入我们的身心。此处的“光芒”,依然照拂了向日葵要与之较劲的太阳,全诗随处可见作者细密黏稠的用心。

阳光使万物深陷其中

第二节的第一句,不仅承接上文的“光芒”,而且为全诗打开通道,境界霎时变得宽阔起来。“阳光使万物深陷其中”而非“万物深陷阳光之中”,这里有大自然太阳的伟力,太阳可以裹挟一切,向日葵了不过是万物之一。这里有不可抗拒的规律与接受。“深陷”是存世的一种状态,是向日葵的,抑或也是我们的。我们也是“万物”的一部分。

向日葵身体里跑出来一群人
我看到身后无数垂下头的背影
流年风雨的吸盘
抖动的漏筛,卡住的都是带壳的言语

如上述,此处已将向日葵与人合二为一,或者写向日葵就是在写人。作者强调从“向日葵身体里跑出来”,说明这群人是经过向日葵洗礼的,具有其品质与个性,“无数垂下头的背影”“流年风雨的吸盘”“抖动的漏筛”是其形体性的具体表现,也是精神情状的体现。我想再一次地对作者表示敬意,因为其描写实在太精准了,“垂下头的背影”“流年风雨的吸盘”“抖动的漏筛”——只要闭眼功夫,一株鲜活的向日葵,就兀立于眼前了。而“垂下头”“流年风雨”“抖动”之类的形容词,既是形态的准确描写,又是其精神情状的精心描摹。显然,张文捷先生的用语,都摆脱了单一性的表述,每个词都值得我们深究,都有“受孕”的可能性——我以为,这是现代汉语诗歌最高级的语言。其有益的探索,让我们建立起某种自信。我以为,张文捷先生是被低估的诗人。其功力不仅表现在全诗的构架与开笔,更体现在细微之处的精审绵密。此作也可略见一斑。

唯有临近凋零,才能等到盛开

最后的结尾也是干净利落的,其指向也无需我赘述。“凋落”也许隐含了某种“悲凉”意味,但也是生活的真实或底牌,然灿烂地“盛开”总是会来的。


附:
向日葵

张文捷



秋风系紧纽扣
云彩的衣角依然被翻动
踮起脚尖,与太阳比高贵
一群引诱我们挺起胸膛的植物
疯人院细腰的抑郁症患者
扬起火焰的头颅
仿佛手执金黄的盾牌
呼啸声蜂拥而至
光芒长成我们心中的钉子

阳光使万物深陷其中
向日葵身体里跑出来一群人
我看到身后无数垂下头的背影
流年风雨的吸盘
抖动的漏筛,卡住的都是带壳的言语
唯有临近凋零,才能等到盛开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