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Portal
国际诗人笔会
国际诗歌论坛
BBS
国际诗人专栏
批评家专栏
翻译家专栏
诗歌圈
Group
登录
/ 注册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本版
文章
帖子
诗歌圈
用户
本版
文章
帖子
诗歌圈
用户
国际频道
国内频道
国际诗赛
世界期刊
注册须知
道具
勋章
任务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腾讯QQ
微信登录
世界诗歌网
›
门户
›
查看主题
从普泛感受提取真正属于自己的特殊——评张文捷《向日葵》一诗
发布者:
萦之
|
发布时间: 2025-10-14 12:36
|
查看数: 4
|
评论数: 0
|
帖子模式
从普泛感受提取真正属于自己的特殊
——评张文捷《向日葵》一诗
易飞
这首诗给我的第一感觉是:精准、丰厚。作者的描写功夫很不一般,可以判断,不是多年的写作者,难有这样的功力。《向日葵》这个题材不好写,因为古今中外的诗人写过的太多。当然也有一些精彩的篇章,比方芒克的《阳光中的向日葵》,引用一段:
你看到了吗
你看到阳光中的那棵向日葵了吗
你看它,它没有低下头
而是把头转向身后
就好像是为了一口咬断
那套在它脖子上的
那牵在太阳手中的绳索
芒克的开笔是精彩的,很快呈现出向日葵的个性,成为芒克笔下的一支独有的向日葵。“就好像是为了一口咬断/那套在它脖子上的/那牵在太阳手中的绳索”几行,也成为写作此类诗的金句。但综观绝大诗人的写作,还是难以摆脱同类题材的窠臼,千篇一律的角度使人厌倦,甚至有时候向日葵成了惰性的符号,它可以置换成诸如:追求、光明、仰望、崇高等一系列东西,因而丧失了“具体特指性和形象的独立自足品质”(陈超语)。也就是说,它的能指反而消失了,剩下的是固定的所指。所以,写作此诗的难度可想而知,诗人必须从普泛的感受中,提取出真正属于自己的特殊的东西,提供新鲜的审美体验和诗学价值。张文捷挑战这样的题材,足见他的勇气。全诗分为两节。
秋风系紧纽扣
云彩的衣角依然被翻动
诗人选取的时令是秋天,以一种深沉悠远的描写基调进入,娴熟的开笔体现出极好的手感,在“系紧”、“翻动”中,秋天在整理自己的妆容,动感十足。秋天是肃杀的,有了一些寒意,“系紧”也在情理之中。“纽扣”是衣服上的,但此处的拟人化,有一种依次的排列感,会让我们想起“纽扣”所关联的意象,比方说森林、花朵之类。“云彩”是美好的,其虽然高企,但秋风到处,“衣角依然被翻动”。“衣角”也是我喜欢的,且与上文的纽扣互搭,熨贴自然,可见作者的精细。“翻动”也是双关的,“云彩的衣角依然被翻动”,还显示出此诗的某种气质与风度。
踮起脚尖,与太阳比高贵
一群引诱我们挺起胸膛的植物
从此两行开始,张文捷先生开始了精彩、精准的描写与情感投射。从向日葵娉婷之姿,“踮起脚尖”十分切合,“与太阳比高贵”更是自然而升腾起的联想,何谓“向日葵”——其一心向日而望,在一些诗人正常而流俗的表述里,一定是某种崇拜之态:向日葵一定是太阳的追随者,甚至是崇拜者,但此处诗人大胆“冒犯”,要“与太阳比高贵”——一下子大大提升了向日葵在我们心中的形象,与光芒万丈普照万物的太阳对等,并且还要一较高下。——这是一种何等的气度与自信?如此看来,沉静谦卑的张文捷先生的外表之下,内心也有地火般燃烧的欲望——一首诗就是作者或主人公气质或人格的一种塑形。从来的好诗人,都是深藏不露的。“一群引诱我们挺起胸膛的植物”,是“与太阳比高贵”的延续,充分显示向日葵作为一种植物对我们产生的影响和引领作用。“引诱”,增加了表达的日常性,本来我们并没有什么信心,与头上的神明——太阳去作比,但向日葵“踮起脚尖”“挺起胸膛”,让我们蠢蠢欲动,信心倍增——一株植物尚且如此,作为自称为人类创世之灵的——人,何以萎靡不堪?!
疯人院细腰的抑郁症患者
此一行,突然有些变调,改变了前面的叙述基调与积极色彩,甚至完全相反,凸显诗歌的异质性与前行的阻塞感。我以为更显张文捷的老道与辛辣。从形态上看,一个常年被风雨推折的“向日葵”,的确有着细弱的腰身,耷拉着头(因为过于沉重)而显得有某种病态,像个“抑郁症患者”。诗人对一个意象(“向日葵”)进行了两种完全相反的关联与伸展,但想来却并不违和,因为其形态可以带来两种截然不同的感觉。但我以为,这些也只是表层的,诗人真正想表明的是生活的一种真相——任何事物都不是一面的,任何追求都是要付出代价的,都是要经历苦与疼的。
扬起火焰的头颅
仿佛手执金黄的盾牌
呼啸声蜂拥而至
光芒长成我们心中的钉子
为什么说此诗总体让我感觉非常精准,这里又一次佐证。“扬起火焰的头颅”,各位想象一下,在秋天,深红的向日葵在秋风中摆动的样子,因为头很沉所以一般情况下会低着,但秋风一吹,它就随着“扬”起来了,连绵的摆动,看起来就是火焰一般的“头颅”。再看“手执金黄的盾牌”,那就更神似了——见过向日葵的人都知道,它的身体是细小的,头是大的有重量的,所以它总是吃力地弯着腰举着,“盾牌”更“绝”,向日葵是圆的,与“盾牌”何其形似。更令人惊叹的是——“盾牌”还是一种虚指,某个精神层面的坚守与对抗。所以,”“呼啸声蜂拥而至”,较量很激烈,至深至高的追求总是代价很大。为的是“让光芒长成我们心中的钉子”,楔入我们的身心。此处的“光芒”,依然照拂了向日葵要与之较劲的太阳,全诗随处可见作者细密黏稠的用心。
阳光使万物深陷其中
第二节的第一句,不仅承接上文的“光芒”,而且为全诗打开通道,境界霎时变得宽阔起来。“阳光使万物深陷其中”而非“万物深陷阳光之中”,这里有大自然太阳的伟力,太阳可以裹挟一切,向日葵了不过是万物之一。这里有不可抗拒的规律与接受。“深陷”是存世的一种状态,是向日葵的,抑或也是我们的。我们也是“万物”的一部分。
向日葵身体里跑出来一群人
我看到身后无数垂下头的背影
流年风雨的吸盘
抖动的漏筛,卡住的都是带壳的言语
如上述,此处已将向日葵与人合二为一,或者写向日葵就是在写人。作者强调从“向日葵身体里跑出来”,说明这群人是经过向日葵洗礼的,具有其品质与个性,“无数垂下头的背影”“流年风雨的吸盘”“抖动的漏筛”是其形体性的具体表现,也是精神情状的体现。我想再一次地对作者表示敬意,因为其描写实在太精准了,“垂下头的背影”“流年风雨的吸盘”“抖动的漏筛”——只要闭眼功夫,一株鲜活的向日葵,就兀立于眼前了。而“垂下头”“流年风雨”“抖动”之类的形容词,既是形态的准确描写,又是其精神情状的精心描摹。显然,张文捷先生的用语,都摆脱了单一性的表述,每个词都值得我们深究,都有“受孕”的可能性——我以为,这是现代汉语诗歌最高级的语言。其有益的探索,让我们建立起某种自信。我以为,张文捷先生是被低估的诗人。其功力不仅表现在全诗的构架与开笔,更体现在细微之处的精审绵密。此作也可略见一斑。
唯有临近凋零,才能等到盛开
最后的结尾也是干净利落的,其指向也无需我赘述。“凋落”也许隐含了某种“悲凉”意味,但也是生活的真实或底牌,然灿烂地“盛开”总是会来的。
附:
向日葵
张文捷
秋风系紧纽扣
云彩的衣角依然被翻动
踮起脚尖,与太阳比高贵
一群引诱我们挺起胸膛的植物
疯人院细腰的抑郁症患者
扬起火焰的头颅
仿佛手执金黄的盾牌
呼啸声蜂拥而至
光芒长成我们心中的钉子
阳光使万物深陷其中
向日葵身体里跑出来一群人
我看到身后无数垂下头的背影
流年风雨的吸盘
抖动的漏筛,卡住的都是带壳的言语
唯有临近凋零,才能等到盛开
最新评论
浏览过的版块
诗歌Poetry
山西频道
安徽频道
四川频道
河南频道
湖南频道
返回顶部